欢迎光临 中国中小企业家网辽宁站  今天是:
当前位置:首页 > 动态新闻 > 详细内容
湖南芷江农民用水户协会为15万亩农田解“渴”
发布时间:2013/8/7  阅读次数:1018  字体大小: 【】 【】【

                                湖南芷江农民用水户协会为15万亩农田解“渴”



        

“这次抗旱,我家能保住这七八亩稻田,全靠农民用水户协会平时对沟渠的修缮,不然,水到半路就渗下去了。”8月1日,在湖南芷江侗族自治县杨公庙乡马田村,村民杨先富看着稻田里绿油油的稻子时高兴地对记者说。

  芷江现有中小型灌区1078处,中小型泵站248座。过去,该县大量水利设施有人用、没人管,老化、破损严重,尤其是末级渠道的管理,几乎处于“真空”状态,一到干旱季节,家家户户都拿着锄头上渠。由于上游稻田水量大,下游和地势高的田地无法正常灌溉,群众经常为水发生矛盾。

  为了解决“重建轻管”问题,从2007年开始,该县采取政府主导、群众参与的形式,通过以水源为依托,以灌区、泵站为网络,以用水受益户为主体,大力引导农民组建用水户协会。将工程的维护、灌溉管理、防汛、抗旱、水费收取等交给用水户民主管理,使基层水利“事能议起来,活能干起来”。目前,该县已组建农民用水户协会80多个,会员达12万余人。

  该县按照“谁受益、谁管理、谁维修”的原则,组建了农民用水户协会实施科学管理。协会组织农户对受益范围内的末级渠系进行维修改造,开始从末级渠系管理主体“单一身份”向建设和管理主体“双重身份”转变,构建了农民主动投入农村小型农田设施建设的有效途径,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目前该县灌区、泵站节水改造中存在的田间工程建设滞后的问题,使农村水利走上了良性发展轨道。仅今年7月份以来,面对不断蔓延的旱情,该县各地用水户协会自筹资金300余万元,新修渠道5万余米、清淤6.5万米,修建拦溪坝12座、蓄水闸10座,抗旱灌溉15万亩稻田,加快了抗旱进程。

  该县农民用水户协会还应用市场经济规律,采用合同制形式,明确了各自责任,在用水管理上坚持“水价、水量、水费、时间”公开,接受用水户和社会监督,使农民用上“明白水”。理顺了政府、水管单位、农户三者关系,解决了多年来农业灌溉政府担不了,水管单位管不了,农户办不了的问题,把农民的事交给农民自己管,自己办。“农民用水户协会”模式,为芷江广大农村干旱时节节约用水探索出了一条新路子。今年7月份以来,该县农民用水户协会节约灌溉用水100万立方米,因灌溉引起的纠纷大大减少。

  

我要评论
  • 匿名发表
  • [添加到收藏夹]
  • 发表评论:(匿名发表无需登录,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。) 登录状态:未登录
最新评论
所有评论[0]
    暂无已审核评论!

中国·辽宁中小企业家网 版权所有
地址:沈阳市和平区总站路119号兴华商务会馆4A室
联系电话:024-22511565传真:024-22511565 工作信箱:zglnqyw@foxmail.com